|  返回首页

 

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全力提升服务 “三农”能力
发布时间: 2017-07-03 【字体: 来源:隆昌县社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  继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出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文件后,5月初,隆昌县委、县政府印发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》(隆委发﹝2017﹞17号),6月13日,县委、县政府又召开会议进行部署,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的关心和重视,给予了全县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极大的精神鼓舞。全县供销社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《实施意见》和此次会议精神,勇于改革创新,狠抓改革任务落实,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。
  一、准确把握中央、省委、市委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主要精神和总体要求
  学习贯彻三个改革文件精神,我们着重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、总体要求、重点任务3个方面去理解把握。
  (一)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
  1.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供销社是覆盖最广泛、体系最完整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,在组织农业生产、农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通过深化改革、体制创新,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联系、提升为农服务能力,可以有力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,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,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。
  2.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。中央11号文件指出:“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,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”。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对供销社的最新定位。表明党中央从“三农”工作全局出发,认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,要求供销社通过深化改革,在这方面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、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。这有利于落实党和政府对“三农”的政策支持,增强党和政府对农村市场的调控能力,更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。
  3.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是供销社系统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。一方面,供销社体制机制没有理顺,与农民合作不够紧密、队伍老化、人才短缺等问题普遍存在。另一方面,外部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和激烈。必须通过改革增强为农服务实力,拓展为农服务阵地,才能保持供销社系统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。
  4.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将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。供销社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为农服务经验,具有带领农户发展的独特优势。通过深化改革,把供销社作用发挥好,可以大大增强对农民的带动能力,有力助推脱贫攻坚、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。
  (二)改革的总体要求。紧紧围绕“三农”工作大局,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,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,以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,按照政事分开、社企分开的方向,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,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。
  (三)改革的重点任务。
  1.拓展经营服务领域,构建为农服务综合体系。包括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、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、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、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。
  2.强化基层组织建设,夯实为农服务基础。一是通过扩大覆盖面,强化合作属性,加快基层社改造,实现基层社在县以下服务网络的全覆盖,把基层社真正办成农民出资、农民参与、农民受益的综合性合作社。二是坚持开放办社,领办创办农民专合社,加大扶持力度,推动基层社与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。
  3.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,构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。包括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、密切联合社层级联系、推进行业协会与联合社融合发展、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关系。
  4.深化社有企业改革,构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。包括规范社有企业治理结构、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、推进社有企业联合合作。
  二、近年来隆昌县供销社改革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
  一是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,确保农资市场量足价稳。认真开展农资市场调查,组织农资公司和“庄稼医院”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治、配方施肥、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培训推广。加强农资货源组织和质量监管,年均储备化肥5800吨、农药130吨,销售各类农资1.5万余吨,确保了农业生产需求。
  二是狠抓“新网工程”建设,强化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。近3年新建连锁超市6个、配送中心1个、农产品展销中心1个,升级改造社区综合服务社18个,为城乡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消费环境,共实现商品总购进7.9亿元,总销售8.8亿元。
  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合社,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。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,累计发展专合社62个(含联合社2个),社员总数6950户,实现产值2.8亿元。通过发展专合社,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,降低了生产成本,促进了农民增加收入。
  四是积极推进产销对接,创新发展农产品购销服务体系。开展全县农产品产销调查,探索农产品直销进校园模式,解决了农产品卖不到好价钱、城镇居民难买到生态优质产品的问题。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培训、开展电商和县内外展示展销,支持老百姓超市与鹅江在线联合开展O2O电商销售和同城配送服务。
  五是加强再生资源经营管理,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整治。联合整治办、城管等部门和镇(街道),扎实开展城乡再生资源网点综合整治,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网点116个,年均再生资源购销总额达到9200万元。
  六是强化烟花爆竹监管,确保系统经营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开展烟花爆竹仓库标准化建设,配备专用运输车、灭火器材等设施设备。组织开展烟花爆竹安全应急演练,加强春节、清明等销售旺季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打击违法违规行为。累计3次销毁非法烟花爆竹80余箱(件)。
  七是坚持多措并举,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。采取组建专合社、发展产业、开展培训、农资“三到户”服务、帮助销售农产品等方式,帮扶贫困户增加收入。近3年为帮扶村云顶镇前进村送去慰问金、小粮仓、米面油等款物7万余元;协调组织资金改造村社水泥路1.3公里、新建水渠1.8公里,新建村留守儿童之家100平米。在时间急、任务重、货源紧的情况下,加班加点,千方百计组织货源,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了“走基层、送温暖”14473床棉被、14473件棉衣的紧急采购任务,确保了贫困户安全温暖过冬。
  三、当前及今后隆昌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主要打算
  (一)全面深入学习改革文件,推动改革精神内化转化。
  全县供销社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中央11号、省委22号、市委24号和县委17号文件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。一是深刻领会县委、县政府改革文件精神。《实施意见》是县委县政府在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,全面推进幸福美丽隆昌建设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其核心就是要把供销社打造成为党和政府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推进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载体,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《实施意见》是推进供销社深化改革,做好服务“三农”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有力保障,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,全力推进综合改革。二是准确把握改革要求。《实施意见》确立了指导思想、目标任务和改革重点。这次综合改革,就是要通过政策支持与有效的自我改造并举,进一步激发供销社的内生动力,增强发展活力,全面提升服务“三农”的综合实力和能力。我们将坚持以服务为主题,通过改革创新打牢发展基础、理顺体制机制,在服务“三农”中发挥独特优势、发挥更大作用。三是勇于担当改革重任。文件指出,“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、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、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,力争实现供销合作社农村经营服务网点全覆盖、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全覆盖”。全县供销社系统要抢抓机遇,开拓创新,真抓实干,努力推动改革取得实效。
  (二)突出改革重点,努力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。
  我们将全面落实《实施意见》明确的改革任务,重点在基层组织建设、实施“互联网+农产品”、发挥县联合社作用、脱贫攻坚等方面狠下功夫,力争取得改革成果。
  1.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夯实供销社为农服务基础。一是加快基层社建设步伐。基层社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基层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。要按照经济发展区域或建制镇(街道)分类新建和改造提升基层社。在有人才基础、业务服务等的镇(街)加快改造基层社;在没有业务服务的镇(街),以入股或引领发展的专合社为基础,组建基层社或代行服务功能;在有庄稼医院、综合服务社的镇(街),依托其组建新型基层社或代行服务功能;积极对接联合村(社区)两委、农村大户和能人,多形式、多模式组建基层社。开展“基层社示范建设”,重点选准带头人配强班子,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,整合经营服务资源,改造办公和经营服务设施、拓展服务范围、升级服务能力。2017年,计划新建、改造提升2-3个基层社,打造1个示范基层社。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合社。发展专合社重点在基层社,将支持基层社以经营设施、场地等入股领办创办专合社,支持企业以信息技术、业务服务带动专合社发展。要围绕万亩木本油料、10万亩稻鱼、柑桔、蔬菜等重点产业,注重发展生产劳务和技术服务带动型、营销带动型专合社,筹建全县油茶产销联合社、稻鱼产销联合社、优质果蔬产销联合社,以联合社牵引和推动全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。每年创建1-2个市级以上示范专合社(联合社),重点改善经营服务设施、培育产业、做特做优产品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、提升经营管理和示范带动能力。今年计划发展联合社2个,专合社6个。三是加强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。社区综合服务社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阵地,要通过连锁、加盟、业务合作、项目实施,加强与乡村各类为农服务自营网点的联合合作,大力兴办和改造社区综合服务社,规范服务标准,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服务。
  2.着力实施“互联网+农产品”,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。一是强化农产品电商服务。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、经营者与淘宝、“农融网•天府农场”、鹅江在线、众诚联合等平台对接,强化本地农产品营销,切实解决农产品“卖难”问题。二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。围绕万亩木本油料和10万亩稻鱼等重点产业,推行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经营,引导企业和产销联合社选择稻鱼、茶油、豆杆、果蔬等特色农产品,开展产品加工开发、设计包装、品牌创建和宣传推广,争创“三品一标”产品,打造“甜城味•大千故里”优质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“印象隆昌”区域性品牌,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。三是探索产销对接新模式,依托众诚联合社、鹅江在线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,组织消费者、生产者、经营者开展产销互访和消费体验活动,增强产销双方互信,做大做强新型“统供统销”产销合作模式。四是开展农产品营销培训。组织企业、专合社负责人、经纪人、专业大户等开展农产品营销培训,每年计划培训营销骨干50名以上,依托镇村网点建设特色农产品购销服务点5个以上。
  3.着力发挥县级联合社的指导作用,为改革保驾护航。认真贯彻落实党委、政府“三农”工作方针政策,研究制定供销社发展战略和规划,牢牢把握为农服务方向,加强行业指导、政策协调、资产监管和教育培训,切实履行农资、烟花爆竹、再生资源行业管理和为农服务职责。主动关心基层社、社有企业、专合社生产经营,做好沟通协调服务,切实为基层社、企业和专合社解难题办实事,推动基层社、社有企业和专合社发展壮大。
  4.着力参与脱贫攻坚,积极探索扶贫脱贫新模式。一是狠抓产业扶贫促农增收。发挥贫困村资源优势,培育一批投入少、周期短、见效快、能持续的特色种养业,引导种养大户组建产销专合社,发展特色农产品,带动农民致富。二是开展综合服务便民利民。在贫困村建设便民服务点,开展信息技术服务、销售日用品和农资、代销农产品等,方便农民生产生活。三是拓展服务业助力集体经济发展。联合农工委、农林、人社、工商等部门,指导村两委组建专合社、协会、农业服务公司,开展技术指导、信息传递、农机作业、劳务输出等有偿服务,经营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。
  (三)加强统筹协调,确保全县供销社改革取得实际成效。
  全县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,要坚定决心和信心,主动作为,攻坚克难,用扎实有效的举措,推动改革取得实效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组建专班,抽调骨干,制定综合改革方案,细化改革任务措施,梳理重点难点,建立责任清单,做到组织领导、方案措施、任务责任、督促检查四到位。二是强化宣传服务。我们将到各镇(街道)认真宣传改革的政策要求、目标任务、方法措施等,宣传推广改革中的新做法、新经验和新典型,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认真开展基层组织体系、经营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调研和服务。三是加强沟通协调。我们将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,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积极协调处理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专项资金,恢复理事会、监事会,供销社财务挂账、资产抵押等重点热点问题,推动政策落地落实,形成改革合力。四是加强队伍建设。重视供销社人才培养,加快培育营销、电商等专业人才,拓宽选人用人视野,根据需要,吸纳村(社区)两委干部和农村能人,充实到供销社队伍中来,为供销合作事业注入新活力。 努力推动全县供销社系统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,为建设幸福美丽隆昌做出积极贡献。(隆昌县社 彭邦云)